冰岛Star-Oddi又有新发现- 钓到了鱼,放生还是不放生?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7-28 分类:产品推广
休闲钓鱼在很多国家早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消遣方式。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减少休闲垂钓对鱼类种群的影响。避免过度捕捞的一个办法是强制释放垂钓到的体型过小的鱼类,以及让大家自愿释放上钩的体型较大的鱼类。

休闲钓鱼在很多国家早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消遣方式。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减少休闲垂钓对鱼类种群的影响。避免过度捕捞的一个办法是强制释放垂钓到的体型过小的鱼类,以及让大家自愿释放上钩的体型较大的鱼类。

虽然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更好地保护鱼类种群的方法,但研究表明,经历过C&R(即先捕捉再释放的模式)的鱼类在未来更有可能避免上钩。但这会对休闲垂钓者的钓鱼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也是渔业管理者感兴趣的话题。

调查私人和社会垂钓对鱼的影响

关于多次捕捞鱼是否会影响鱼的回避,目前知之甚少。为了调查鱼类是否能学会避免再次被吊起,一项由哥德堡大学、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莱布尼茨淡水生态与内陆渔业研究所和洪堡大学进行的研究在瑞典哥德堡进行。

为了研究人类和社会对鱼类的影响,研究者在四个半控制池塘中进行了三重钓鱼实验。每个池塘都有大小相配的虹鳟鱼(虹鳟)。

用心率记录器评估应激反应

为了测量鱼类在垂钓暴露时的应激反应,在第三轮实验中,将记录心率和体温的Star Oddi:DST milli-HRT生物记录器植入鱼类的一小部分中(163个个体中的30个)。进行垂钓实验时,每分钟测量一次心率,持续5小时,实验期外每10分钟测量一次心率。

观察鱼被钓到的心脏反应

这项研究证实,以前上钩的鱼不太可能再次上钩。然而,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目睹其他鱼类的上钩会导致以前没有上钩的鱼类能“学会”避免上钩。

根据这些数据,研究小组还得出结论,无论是经历上钩还是经历其他鱼类被捕获,都会引起鱼类心血管应激反应。然而,只观察到其他鱼类上钩的鱼类中,这种应激反应并不显著,不足以导致“变聪明”避免将来被钓到。

该研究报告于2019年7月发表在《渔业管理与生态学》杂志上,可在此处查阅。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fme.12373